Saturday, March 15, 2008

图雅的婚事

看了一部柏林电影节金熊奖获奖片子:《图雅的婚事》。这部影片以生活在内蒙古西部戈壁地区的蒙古族为题材,所以媒体对她的宣传定位总离不开“蒙古”这一文化符号。之前我并不是不知道她的导演和扮演女主角的演员都是汉族人,但很直观地相信这肯定是一部描述蒙古族以游牧为主的生活当中所遇到的种种故事。观后才知道并非如此,原来这是又一部“缺水的故事”。
说到“缺水的故事”,马上让人联想到的无非是八十年代的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影片:《老井》和《黄土地》。在那里,悠久的农耕文化代表着封闭、贫穷、停滞和愚昧,故事中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出了对水的渴望。《老井》里面,水象征着自由和意志;《黄土地》中,黄河水通向启蒙的理想。比起后者,《老井》似乎显得更乐观一些。她告诉观众:人类可以依靠知识的力量摆脱落后的生活,能掌握自己的命运。这正好符合于当时在新启蒙运动下弥漫的乐观氛围。而《黄土地》以隐喻的方式传达了一个很深刻的反思:以革命思想为主导的启蒙运动终究会遭到挫折,黄土高原上的人们最终看不到黄河入海的宏大场面。电视节目《河殇》所告诉的那样,流入大海的黄河预示着农耕文明融入到工商业文明。八十年代的“球籍”诉求所代表的便是中国要参与到资本主义全球化进程的强烈欲望。可以说,这两部片子对水的共同隐喻就是现代化。即使《黄土地》质疑了中国革命道路,但仍然没有放弃现代化启蒙的可能性。
到了21世纪,现代化的神话出现了很多难以掩盖的罅漏,《图雅的婚事》和八十年代的两个缺水故事之间有一个截然不同的前提:现代工业化社会的实现并不等于人们幸福生活的实现,“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因心灵的空虚而陷入了另外一种困境。所以,对水的控制在这里不一定给人们带来现代化的物质文明。通过坚持打井的赤诚心来赢得图雅的森格不像《老井》中的男主人公和《黄土地》里的八路军战士那样是有文化的英雄形象,他是被妻子反复抛弃的一个很不出息的男人。他的妻子禁不住金钱的诱惑,他为了挽回妻子的感情好不容易购得的一辆卡车也没过多久就被妻子倒卖掉。森格的打井能否成功?故事不告诉其结局如何,但对森格和图雅他们来说,这并不是最重要的,他们再加上图雅的原配丈夫巴特尔都在生活当中受到不同性质的伤害,他们活下去的理由只是联接他们的一颗感情。感情绝不是单方面的,图雅的同学成了石油大王,再回到阿拉善戈壁向图雅求婚遭到拒绝,就是因为两个人之间无法建立起感情。也许森格的打井以失败为告终,但这不会导致他们之间感情的破灭,在这个故事里面,图雅、巴特尔和森格三个人都体会过生活的无奈,也都有身心两方面的创伤,就因为这一切疼痛的经历,才使他们相依为命。救活他们的已经不是现代化或者启蒙思想,这一点和八十年代的水故事有很大的区别。
其实,这样的故事和蒙古族的风俗习惯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通篇采用的语言都是汉语这一很简单的事实就告诉这个道理。不但如此,打井本身也是定居生活方式亦即农耕文化生活才需要做的工作,以游牧为主的蒙古族传统生活方式并不需要依靠井水来解决吃水问题。所以,请观众别以为这个影片专门叙述着蒙古的故事。她所叙述的主题不能缩小到民族范围,而她是在中国现代化道路上延续至今的主题中的一个深刻叙事。只看她的蒙古符号反而会迷失影片的普遍意义。

No comments: